星期二, 10月 24, 2006

網際網路與電腦輔助溝通(CMC)

  長久以來,人們使用語言及肢體動作來進行面對面的互動溝通;文字發明以後,不再限於面對面溝通的模式,人們可以透過文字進行溝通互動,如書信的往來;到了近代,電話發明以後,打破了距離空間的限制,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模式與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透過電話就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進行溝通互動;然而,網際網路這一複合媒體的出現,對於溝通模式與人際關係的影響,更遠遠超過電話的發明,它將人類溝通的口語、文字書寫、視聽傳播整合到同一個系統,不僅僅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也為傳統的人際關係開啟一個新契機。

  網際網路的出現對於人們的生活型態造成很大的影響,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一連上網路,我們可以在線上洽談商務、探索世界、學習新知、反應意見、購物、娛樂、交友…。網際網路在經濟、知識、教育、娛樂、傳播、社會、文化、與人際交往等各方面接產生很大的影響,徹底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型態。在科技快速發展之下,網際網路日益普及,連線上網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因此,以網路作為溝通媒介也漸漸成為生活世界的一部份,網際網路對人類的生活的各個層面造成很大的影響,其中電腦輔助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對真實世界的社會關係與人際互動的影響更是日益顯著。

  電腦輔助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在傳播學界又稱為電腦媒介傳播。簡單的說,電腦輔助溝通就是利用電腦網路與連線的概念,將數位化的訊息、資料或資訊,在使用者之間互相交換與傳遞,以達成溝通的目的。F. Henry提出五種分析電腦輔助溝通內容的向度,包括參與度、社交性、互動性、認知性與後設認知【註一】。參與度指所傳遞訊息的數目和訊息中句子的數目;社交性指訊息的內容是否跟正規內容無關,而是包含自我介紹、打氣、正面感覺等語句;互動性指訊息內容的連貫性;認知性指訊息中的問題、歸論和假設等;後設認知指對認知的再認知,是監視、計劃、評估並管理我們認知功能運作的執行認知過程。由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要觀察網路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需要注意其參與度、互動性,也要了解電腦網路作為人際之社交性工具,但必須注意的是,每個人對於所接收到的訊息之認知與後設認知是有所不同的。

  關於電腦輔助溝通理論的研究主要有兩種觀點,分別為「媒介特徵觀點」與「社會影響模式」。媒介特徵觀點傾向將電腦輔助溝通視為一個傳播管道,其特徵為非個人化、缺乏人際線索的、工作導向的;社會影響模式將媒介的選擇視為認知的過程【註二】,乃是個人的媒介感知與使用,其中部份是主觀且由社會所建構的,因此,個人對媒介「豐富性」的感知是因人而異的,是主觀的而非客觀的,會受到其他人的評論、態度和行為所影響。利用電腦網路作為溝通媒介,不管是將電腦視為一個傳播管道,或認為人類在線上的行為會受到社會情境和過去行為影響,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電腦輔助溝通也將越來越深入我們的生活。

  電腦輔助溝通和傳統面對面溝通、文字溝通及透過電話溝通有很大的不同,電腦網路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類的思考模式,也顛覆了傳統的溝通型態。電腦輔助溝通具有隔離性、匿名性、自主性、便利性、互動性、即時性、虛擬性、私人性、超文本、多媒體、同步與非同步、分眾化及無國界等特性,這些特性是電腦輔助溝通與傳統人際溝通不同的重要關鍵,也是造成其與傳統的溝通模式不同最主要的原因。電腦輔助溝通亦發展出不同於傳統溝通的語言模式,由於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人們平常使用慣了,到了正式書寫如考試時,亦不自覺將這些縮寫的符號(如注音文)用上,始有識者感嘆年輕一代的國文程度越來越差,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也可以說,虛擬生活漸漸滲透到真實世界。

  因為線上溝通是非面對面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往往透過文字、影像或聲音,雖然影音與視訊的發達,使得人們可以在線上立即看到對方樣子或聽到對方的聲音,但是,由於不是真實面對面的關係,我們對於對方的身高、體重、長相、行為、穿著打扮甚至聲音,完全是透過電腦網路而感覺到的,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透過文字或圖形來了解對方,而非影像或聲音,不需肢體上的接觸或暗示,也有較長時間可以思考應對,因此缺乏情境線索;在網路隔離又連結的特性下,利用網路進行溝通與直接面對面溝通有很大的不同,網路的匿名和化名的特性使得人們得以展現不同的自我;此外,網路超越了時間、空間與地理環境的限制,讓人們得以在線上進行即時同步的互動、亦可以非同步的互動,並以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方式進行溝通。

  然而,網路溝通的這些特性是否會阻礙新身分的形成和新社會互動的形式,對此亦有兩種看法【註三】:一是認為電腦輔助溝通與人們形成親密關係的特質相反,此觀點將網路視為虛擬而非真實的,是一種真實事物貧乏的替代品,在網路上由於身分與性別可以自由選擇,故操弄與欺騙成為常態,在網路上無法形成有意義友誼的來源,並阻礙了真實關係的建立和維持;二是視網路為一個社會互動的媒體,認為社交是一個把任務導向的電腦輔助溝通綁在一起的重要黏著劑,藉由新聞群組、心理支持群組、聊天室、泥巴、電子郵件等等,顯示電腦輔助溝通具有很大的社交功能,此外,網路聊天室和及時通訊(如MSN Messenger、Yahoo!奇摩Messenger)的持續成長,顯示電腦網路的社交功能越來越受人們所重視。根據越來越多的現象顯示,網路的社交性已經越來越顯著了。而所謂科技是中性的,至於怎麼運用,端看個人,在網路上,你可以呈現更真實的自己,也可以扮演另一種角色,端看你如何去詮釋與運用。


【註一】Henry, F., “Computer conferencing and content analysis”, In A.R. Kaye(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rough computer conferencing, pp.117-136, Berlin:Springer Verlag.
【註二】Fulk, J., Schmitz, J. & Steinfield, C.W, A Social Influence Model Technology Use,1990,In Fulk J.& Steinfield C.W. (Eds.),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pp.117-140.
【註三】Kazt, James E. & Ronald, E. Rice . “Syntopia:Access, Civic Involve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Net,” 2002,pp.114-138 in B. Wellman &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lackwel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