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31, 2006

線上人際的吸引與強弱聯繫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對面的接觸機會多,然而多半是擦身而過,或僅僅是點頭之交,也許對方是陌生人、也許雙方認識,但時間、地點不對,因此能夠坐下來聊聊、彼此互相認識了解的機會並不多,而且由於都市化的結果,造成人情之間的淡薄,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缺乏信任,街上人來人往,顯得只是人們之間的冷漠與內心的寂寞。在茫茫人海中,兩個素昧平生的男女要相遇是需要某些正當性的理由,以往認識的對象通常是身邊的同學、朋友、同事,或者參加聯誼、舞會、活動認識的人,再來就是參加交友中心或者經由媒人介紹而認識的;然而,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人們的相遇變得容易了,人與人的相遇不需要一個正當性的理由,只要連上網路,人們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認識來自全球各地男男女女,使得原本陌生的兩個人,在網路上有了交集。

  黃厚銘提到【註一】,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是越來越難以信任他人,尤其是面對陌生人時,總是會立刻想要保護自己;然而,網際網路是一個充滿陌生人的世界,網路上與陌生人的關係有的非常短暫,有的卻產生進一步的發展,在網際網路上確實有更多的人不再對陌生人抱持懷疑或排拒的態度,而有比較強烈的意願跟對方聊聊、去了解其他人,甚至願意主動對陌生人表達善意、也可能更為坦白,網際網路上陌生人所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就是以網際網路的隔離功能為前提,再利用網路連結的功能,建立起似近實遠、似遠實近的人際關係。

  因此,雖然網路是一個充滿陌生人的世界,相對於現實世界中人們對於陌生人的防備,在網路之中人們會與陌生人有更多的互動,你可以主動與陌生人接觸,對方並不會覺得突兀,自己也不會覺得尷尬,人與人的接觸不再需要一個正當性的理由了,只要你願意,就可以伸出友誼的手。

  至於人們為什麼會到網路上尋求人際交往互動呢?黃少華、陳文江將網路交往的動機分為以下五項【註二】:尋找安全感、體驗歸屬感、肯定自我價值感、解除壓抑感、滿足權力欲。網路交往的動機是複雜且多樣的,可能是上述五項動機的混合,也可能動機只有一項。然而,網路上的人際吸引因素跟現實世界是否有異同呢?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外貌魅力會引發明顯的暈輪效應,使人們在心理上對美貌的人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傾向於作出更為積極的評價。黃少華與陳文江也指出:「一個人在網路交往中能否對他人產生吸引力,取決於其知識、能力、性格、才華、思想、態度等其他因素。」正好雙方彼此的思想、觀念、態度、性格、能力…等是彼此所互相欣賞的吧。

  在現實世界中,人際吸引的第一個要素是外在的吸引力,一個人的長相、氣質、風度、儀表、穿著打扮等,在在都會影響人際之間的吸引,我們對於外貌較具吸引力的人存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也較佳,我們會覺得漂亮的人較活潑、開朗、善良、聰明、可愛、好相處、討人喜歡。

  網路上的交往,由於不是面對面的交往,我們往往看不到對方的容貌、身高、體重、穿著打扮、習慣、行為或氣味,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缺乏面對面的線索,我們無法由外在來判斷對方的一切,網路上雙方的溝通往往是透過螢幕上的文字、表情或符號,通常雙方會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之後,再決定對方是不是適合自己。網路上的人際吸引與現實世界有相同也有不同,但是最重要的差異是在外貌的吸引力減低了,而內在的吸引力增強了,網路上的交往不再限於從外表上去評斷一個人,我們可以從對方的內在去了解一個人,外在的吸引力變得較不重要了。

  Patricia Wallace提到網路上的人際吸引的影響因素如下【註三】:一、接近性(proximity),即網路上的交會頻率(intersection frequency),指一個人在網路上遇到某個人的機會;二、吸引法則(Low of Attraction),指對事情相同的看法、態度之「比例」,而非「總數」;三、互補關係,即支配順從的互補關係,特別是在網路的技術援助區,喜歡幫助人、炫耀專業技術的人,應該會喜歡那些前來求助、感激他人幫忙的人;四、「正面對待與正面回應」螺旋,有人喜歡你,你就會傾向喜歡那個人,而網路與現實最大的差別是,你只有少數方法能表示你喜歡別人,最重要的方法是注意力,例如回應、同意或支持對方的看法,或提到對方的名字;五、下行螺旋:當別人一開始不把我們放在眼中時,有時候我們會想辦法贏得他們的讚許,但是在網路中如果有人一開始就不喜歡你我們很容易退出原有的互動,去其他地方重新認識別人,所以不會試著去贏取他人對自己的喜愛;六、幽默,在網路上的線索有限,因此人們往往把溝通行為的某些特質放大,幽默正是網路人際吸引的要素之一;七、自我表露,要和別人建立起親近的關係,就要有某種親密程度的自我表露,在線上透過電腦螢幕,人們覺得比較安全,因此自我表露的訊息或程度較高。Wallace所提到網路上的人際吸引七項因素,由於網路溝通的特性,因此與現實生活的人際吸引有些微的不同,某些特質(如幽默) 顯得特別重要,而自我表露的程度也較高。

  網路世界所遇到的幾乎都是陌生人,而且由於缺乏面對面的線索,其人際吸引和交往邏輯、次序與真實世界有極大的不同,真實世界一開始會先判斷對方的外表、容貌、身分地位…等等,再決定是否有更進一步的交往,是屬於由外而內的交往;而在網路世界通常先跟對方交往,才再決定對方是否適合自己,較屬於由內而外的交往,因此,真實世界的交往邏輯、次序是先經過篩選再交往;網路世界通常是先交往再經過篩選。然而在交往過程中,雙方的關係是否能持續,則受到態度、價值、興趣、個性、相互欣賞與自我揭露所影響。

  根據Wellman和Giulia的研究指出【註四】,在北美人們擁有超過一千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然而,在這一千個中少於五十個是有意義的,且只有六個是親密的。核心家庭在這個親密的聯繫上扮演了一個主要的角色,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減弱,距離是一個原因,但並非最重要的因素;然而,雖然人所擁有的連帶大多數是弱連帶,但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要,這些弱連帶是資訊、工作表現、休閒、溝通…等的來源。Kakuko Miyata研究日本母親們線上和離線的社會支持,研究發現,現實生活弱連帶的母親們,更加需要網路社群的社會支持和情感支援,但網路並非取代舊聯繫,而是強化了現有的聯繫。

  在線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非常短暫,也可能進入深度交往,若面對不喜歡的網友,我們可以換個帳號或切斷連線,就可以從此不相往來,然而,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卻無法如此,即使面對不喜歡的人,還是得繼續相處,直到換了另一個環境,才可能終止彼此的關係。有些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難以啟口,或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因此,人們轉而到網路上去尋找,網友們所提供的情感支持與鼓勵,在某些時候甚至比現實生活中的朋友還多,因此,網路是一個很好宣洩情感的出口。網路的連結特性,在此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一種期待的心理,網友隨時可以自由連結上網,尋找符合自己期望的對象,因為連結的功能,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進而期待彼此見面後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傅仰止提到【註五】,雖然一般認為電腦網路上的人際聯繫可能不易持久,也不容易成為強聯繫,國外若干實証研究卻發現許多線上聯繫符合強聯繫的多數準繩:關係重疊、經常聯繫、互惠、友伴、支持、持久等;而且線上聯繫的對象跟線下的關係有許多重疊處,這種「親密的次級關係」,也是線上人際中一項重要的特色。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親密關係減弱,因此人們對於親密感的需求更形強烈,因而轉向於網路上去尋找,這些線上的人際關雖然大部分都是弱聯繫,但也有少數是屬於強聯繫的,這些強聯繫提供了人們情感的支持與鼓勵,正可以彌補現實生活情感需求的不足。雖然在大多數的時候,線上人際關係的聯繫非常薄弱,但若雙方的關係深入且持久,線上的人際關係所提供的支持功能並不亞於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

  由於工業化、都市化的結果,人際之間產生了疏離、異化,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孤立而隔離,現實的社會資源與情感情支持減少了;然而,網際網路的出現,為我們帶來新的契機,人們可以透過連線、上網,就可以尋找到友誼、甚至愛情,因此,越來越多人投入網路之中。連上網路,在線上的社會資源增加了,對於個人層面而言,由於連線及電腦輔助溝通的出現,加上網路的無國界、即時性、便利性、匿名性、化名性、互動性…等特性,個人在心理、人格、行為與人際關係等方面產生了改變,而且,線上所產生的網絡資本(Network Capital),越來越等同於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所以台前台後的趨向越見一致。

【註一】黃厚銘,《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2001,台大社會所博士論文。
【註二】黃少華、陳文江,《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2002,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頁137-142。
【註三】Wallace, P.,《網路心理講義》,2001,台北:天下遠見,頁160-172。
【註四】Castells M., The Internet Galaxy, 2001,N.Y.:Oxford U P, pp.116-136.
【註五】傅仰止,〈電腦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為例〉,(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 /infotec2/info2-9.htm),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本段原來是Wellman et al.在 1996所提出的,2002/11/30。

星期一, 10月 30, 2006

男女溝通大不同

  人際交往是一種社會性需要,人類有親和動機,透過與他人的交往,人們才能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因此,與人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是我們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傳統上,對於人際關係的論述大多侷限在現實世界裡所建立的人際互動上,人際之間的交往是由於血緣或地緣的相近所產生的。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都市化的形成,使得血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逐漸失去影響力,除了我們的家人、朋友、同學、同事之外,我們幾乎生活在一個充陌生人的世界,雖然每天接觸許許多多的人,但是人與人之間少有交流、言談的機會,反而充滿了冷漠與疏離。然而,網路時代的來臨,形塑了另外一種新的人際交往模式,透過網路,人們不但可以與原來真實世界的朋友聯繫;也可以在網路上結交新的朋友,不管雙方的友誼僅僅是在網路上還是延續到真實世界,網際網路這樣一個不同於真實世界的場域,為我們的人際關係帶來了一種新的契機。

  溝通與人際關係

  不管親情、友情或愛情,都是需要靠溝通來維持,人際溝通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基礎。林欽榮將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定義成【註一】:個人將其意念傳給他人,並欲尋求共同瞭解,期其能採取相同行動之過程;在本質上,人際溝通就是一種意見交流,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過程;其包含的概念如人際溝通為兩人之間的互動、是有一定過程的、具有社會性的、是有策略性質的、具有目標性的。由此,我們可知溝通的基本特徵有五【註二】:一、溝通是對有意義符號的交換;二、溝通是一個過程,包含來源、訊息和收訊者;三、溝通需要有媒介;四、溝通是交互作用的(interaction),溝通雙方是交流的(transactional);五、溝通可以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如社交、表達、自尊、安全等各種需求。溝通是人際關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透過溝通,人們的意見得以傳達、思想得以交流、情感得以凝聚。此外,溝通又可分為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指的是利用文字或語言作為溝通的工具;非語言溝通指的是肢體動作如身體的姿勢、面部表情、身體距離、手勢、音調的抑揚頓挫等所傳達出來的溝通。在人際溝通的過程中,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通常是並用的。

  林欽榮指出【註三】:人際溝通實具有許多功能,包括滿足個人的心理需求、適應社會性生活、協助個人取得應有的資訊、協同完成集體目標等。由此可知,溝通對於個人心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互動、情感的維繫…等,都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人際之間的溝通得以從現實生活延伸到網路上,透過文字、語音與視訊的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以不受時空限制,甚至不受傳統人際關係的侷限,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連上網路,進行電腦輔助面對面或電腦輔助非面對面溝通;此外,網路上的人際以異性之間的交往居多,因此,接下來探討男女溝通的差異。

  男女溝通的差異

  網際網路的出現使得人們的溝通模式產生了很大的改變,例如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匿名、化名、缺乏情境線索…等,但是,最重要的,電腦輔助溝通讓人們除了傳統溝通模式之外有另一種選擇,亦是人們傳遞情感、交流資訊與溝通思想的重要方式。然而,男女性在情感的維繫方面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般而言,女性是情感維繫的重要關鍵,而男女性雙方面在溝通風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社會語言學家Deborah Tannen在《You Just Don’t Understand》(中譯:男女親密對話)中指出【註四】:因為男性與女性自小生長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兩性在對話中容易引起摩擦和衝突,亦發展成不同的對話風格,所以兩性的對話就像是跨文化的溝通。Tannen描述男、女對話方式之差異:男性的對話方式採公共性談話,像報告式、主題式的談話,不主動,其目的在提供資訊、展示自己的才能;女性的對話方式採私下談話,以尋求親密關係,像情感式、人際關係式的談話,主動談話,其目的在促進彼此的親近關係,重視支持、肯定與和諧。

  Patricia Wallace亦指出【註五】:一般而言,女性比較會強調語言在維繫團體凝聚與合作中,所扮演的社會情感角色;男性說話時則比較傾向採取任務導向的思維;而且不只兩性的談話方式略有不同,大家也會視談話的情境與談話對象調整說話方式,兩性的溝通方式不只在口語表達上有差異,而且兩性的行為語言亦有相當大的不同。

  女性在語言表達的能力上是很強的,但是在面對男人和面對一群人講話時,通常較缺乏自信,這乃是性別社會化的結果與女性較重視和諧的人際互動使然,在非語言溝通方面,女性較能有效傳達和接收手勢、動作和身體姿勢方面的訊息;男性由於被寄望陽剛、勇敢,因此在言談間表現出來的就是硬硬的、不易妥協、欠缺修飾包裝的言語,而且,男性在行為語言的表達與接收上較女性為弱,但其對空間的熟悉度和掌握力就比較強,且其會有明顯的攻擊慾望。因此,兩性在溝通風格上大異其趣。

  在電腦輔助溝通的性別溝通風格研究中,發現線上與真實世界中的兩性溝通風格還是有很大的相似性,除非是匿名或是去性別化特別明顯的線上人際溝通場合,CMC中的兩性溝通特質還是深受面對面兩性溝通特質的影響。

  不管是面對面的溝通或網路上的溝通,男女生的溝通風格具有相當大的差異,然而,由於網路匿名且隔離的特性,使得線上男女溝通還是與面對面溝通還是有所不同。溝通是促進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避免衝突、增進感情的重要方法,但是,兩性之間的溝通方現顯現出如此大的差異,因此,理解不同性別的溝通風格,是促進彼此了解,增進和諧、避免衝突的方式,亦是增進雙方親密關係的重要一環。

【註一】林欽榮,《人際關係與溝通》,2001,台北:揚智文化。
【註二】彭懷真,《十全十美兩性溝通》,1996,台北:平氏出版有限公司,頁17。
【註三】林欽榮,《人際關係與溝通》,2001,台北:揚智文化。
【註四】Tannen, D.,《男女親密對話》,吳幸宜譯,1992,台北:遠流,頁25。
【註五】Wallace, P.,《網路心理講義》,陳美靜譯,2001,台北:天下遠見,頁234-261。

星期二, 10月 24, 2006

網際網路與電腦輔助溝通(CMC)

  長久以來,人們使用語言及肢體動作來進行面對面的互動溝通;文字發明以後,不再限於面對面溝通的模式,人們可以透過文字進行溝通互動,如書信的往來;到了近代,電話發明以後,打破了距離空間的限制,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模式與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透過電話就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進行溝通互動;然而,網際網路這一複合媒體的出現,對於溝通模式與人際關係的影響,更遠遠超過電話的發明,它將人類溝通的口語、文字書寫、視聽傳播整合到同一個系統,不僅僅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也為傳統的人際關係開啟一個新契機。

  網際網路的出現對於人們的生活型態造成很大的影響,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一連上網路,我們可以在線上洽談商務、探索世界、學習新知、反應意見、購物、娛樂、交友…。網際網路在經濟、知識、教育、娛樂、傳播、社會、文化、與人際交往等各方面接產生很大的影響,徹底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型態。在科技快速發展之下,網際網路日益普及,連線上網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因此,以網路作為溝通媒介也漸漸成為生活世界的一部份,網際網路對人類的生活的各個層面造成很大的影響,其中電腦輔助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對真實世界的社會關係與人際互動的影響更是日益顯著。

  電腦輔助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在傳播學界又稱為電腦媒介傳播。簡單的說,電腦輔助溝通就是利用電腦網路與連線的概念,將數位化的訊息、資料或資訊,在使用者之間互相交換與傳遞,以達成溝通的目的。F. Henry提出五種分析電腦輔助溝通內容的向度,包括參與度、社交性、互動性、認知性與後設認知【註一】。參與度指所傳遞訊息的數目和訊息中句子的數目;社交性指訊息的內容是否跟正規內容無關,而是包含自我介紹、打氣、正面感覺等語句;互動性指訊息內容的連貫性;認知性指訊息中的問題、歸論和假設等;後設認知指對認知的再認知,是監視、計劃、評估並管理我們認知功能運作的執行認知過程。由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要觀察網路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需要注意其參與度、互動性,也要了解電腦網路作為人際之社交性工具,但必須注意的是,每個人對於所接收到的訊息之認知與後設認知是有所不同的。

  關於電腦輔助溝通理論的研究主要有兩種觀點,分別為「媒介特徵觀點」與「社會影響模式」。媒介特徵觀點傾向將電腦輔助溝通視為一個傳播管道,其特徵為非個人化、缺乏人際線索的、工作導向的;社會影響模式將媒介的選擇視為認知的過程【註二】,乃是個人的媒介感知與使用,其中部份是主觀且由社會所建構的,因此,個人對媒介「豐富性」的感知是因人而異的,是主觀的而非客觀的,會受到其他人的評論、態度和行為所影響。利用電腦網路作為溝通媒介,不管是將電腦視為一個傳播管道,或認為人類在線上的行為會受到社會情境和過去行為影響,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電腦輔助溝通也將越來越深入我們的生活。

  電腦輔助溝通和傳統面對面溝通、文字溝通及透過電話溝通有很大的不同,電腦網路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類的思考模式,也顛覆了傳統的溝通型態。電腦輔助溝通具有隔離性、匿名性、自主性、便利性、互動性、即時性、虛擬性、私人性、超文本、多媒體、同步與非同步、分眾化及無國界等特性,這些特性是電腦輔助溝通與傳統人際溝通不同的重要關鍵,也是造成其與傳統的溝通模式不同最主要的原因。電腦輔助溝通亦發展出不同於傳統溝通的語言模式,由於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人們平常使用慣了,到了正式書寫如考試時,亦不自覺將這些縮寫的符號(如注音文)用上,始有識者感嘆年輕一代的國文程度越來越差,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也可以說,虛擬生活漸漸滲透到真實世界。

  因為線上溝通是非面對面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往往透過文字、影像或聲音,雖然影音與視訊的發達,使得人們可以在線上立即看到對方樣子或聽到對方的聲音,但是,由於不是真實面對面的關係,我們對於對方的身高、體重、長相、行為、穿著打扮甚至聲音,完全是透過電腦網路而感覺到的,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透過文字或圖形來了解對方,而非影像或聲音,不需肢體上的接觸或暗示,也有較長時間可以思考應對,因此缺乏情境線索;在網路隔離又連結的特性下,利用網路進行溝通與直接面對面溝通有很大的不同,網路的匿名和化名的特性使得人們得以展現不同的自我;此外,網路超越了時間、空間與地理環境的限制,讓人們得以在線上進行即時同步的互動、亦可以非同步的互動,並以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方式進行溝通。

  然而,網路溝通的這些特性是否會阻礙新身分的形成和新社會互動的形式,對此亦有兩種看法【註三】:一是認為電腦輔助溝通與人們形成親密關係的特質相反,此觀點將網路視為虛擬而非真實的,是一種真實事物貧乏的替代品,在網路上由於身分與性別可以自由選擇,故操弄與欺騙成為常態,在網路上無法形成有意義友誼的來源,並阻礙了真實關係的建立和維持;二是視網路為一個社會互動的媒體,認為社交是一個把任務導向的電腦輔助溝通綁在一起的重要黏著劑,藉由新聞群組、心理支持群組、聊天室、泥巴、電子郵件等等,顯示電腦輔助溝通具有很大的社交功能,此外,網路聊天室和及時通訊(如MSN Messenger、Yahoo!奇摩Messenger)的持續成長,顯示電腦網路的社交功能越來越受人們所重視。根據越來越多的現象顯示,網路的社交性已經越來越顯著了。而所謂科技是中性的,至於怎麼運用,端看個人,在網路上,你可以呈現更真實的自己,也可以扮演另一種角色,端看你如何去詮釋與運用。


【註一】Henry, F., “Computer conferencing and content analysis”, In A.R. Kaye(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rough computer conferencing, pp.117-136, Berlin:Springer Verlag.
【註二】Fulk, J., Schmitz, J. & Steinfield, C.W, A Social Influence Model Technology Use,1990,In Fulk J.& Steinfield C.W. (Eds.),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pp.117-140.
【註三】Kazt, James E. & Ronald, E. Rice . “Syntopia:Access, Civic Involve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Net,” 2002,pp.114-138 in B. Wellman & C. Haythornthwaite eds.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Blackwell.

星期三, 10月 18, 2006

網路交友、戀愛:從量變到質變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愛情自古以來受到人類的歌詠,西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東方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更是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從古自今,從西方到東方,愛情一直為人們所憧憬、嚮往。傳統的戀愛、結婚是靠父母之約、媒妁之言;後來發展到自由戀愛,自由戀愛比起之前的父母之約、媒妁之言有很大的不同,人們戀愛、結婚的對象可以自由的選擇,但是在選擇對象時依然受到時空的限制,只能從身邊認識的人作選擇,對所心儀對象的表現方式也含蓄了許多;但是由於網際網路的出現,人際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漸漸轉移至網路上,現代男女戀愛交往的遊戲規則也慢慢產生了改變,越來越多人利用網路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甚至交往、結婚,人們對心儀對象的表現方式也產生了改變。

  傳統的愛情到了網路時代有了新的發展,隨著網路日漸成為生活中重要的溝通工具,有愈來愈多人透過網路認識朋友,甚至結交到自己的終身伴侶,網際網路增加了愛情可能性。根據統計截至1997年底有28%的美國孩子曾經上網存取資訊,在此人數中大約有八成五到九成,亦即五百九十萬名網路世代會參與網路的現場即時交談;在FreeZone網站調查中,有74.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網路上最喜歡的活動就是線上聊天【註一】。蕃薯藤女性網HerCafe與張老師月刊共同舉辦「2000網路情愛大調查」,發現不管在網路上遇見的是愛情還是友情,有接近一半的網友都想和對方在真實世界裡頭碰面,並有三成的網友想在網路上遇見愛情【註二】。新浪網、e周刊與紐約國際合作,針對北美、北京、台北以及香港四地的華人所發出的網路問卷調查,香港民眾時興網路交友的比例位居第一,不過這個新興的交友管道對於四地的華人也同樣熱門,表示贊成的受訪者比例都超過35%,可見網路戀情已經廣為現代人所接受【註三】。美國亦相當流行「網路約會」,也就是透過網路機制將互不認識的兩人配對,進而認識交往,可能是美國的寂寞芳心為數眾多,因此熱衷網路約會的人不在少數,根據Forrester Research的調查,美國幾乎在每10名網友中,就有一人上網去尋找生命中的真愛,其中有六成為男性,還有兩成八是已婚人士【註四】。越來越多的人在網路尋找友誼或愛情,不論男女老少,單身還是有伴侶,已婚、未婚或離婚,人們需要情感的支持都是一樣的。 Maslow指出,人類基本的五大需求中,愛與關懷的需求,是人類存在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或者親情、或者友情、或者愛情,人與人之間因為有愛或情才能生存,弗洛姆曾說:「愛是關於人類生存問題的唯一令人滿意的答案。」,也是因為男女之間有愛情,才有性行為的發生,人們才能繁衍出下一代,人類才得以綿延不覺得生存下來,因此自有人類以來,愛情一直為人們所憧憬。

  然而,人們對於愛情的看法、觀念或行為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東、西方對「愛」的看法、內涵與意義上有著絕大的分野。在西方思想中,「愛」的觀念亦因社會性的結構變遷而有所興革損益,從希臘時代愛的三種概念(philia、storgee、eross),經過猶太化價值的轉換,再到拉丁化的孕育,伴隨騎士精神愛的普及,而有現代的風貌【註五】。而在中國社會中,並沒有像西方有對智慧之愛、宗教之愛、激情之愛或浪漫之愛的討論,當提及男女間之愛時,唯一傳統的中文詞彙是『情』【註六】。對於愛情的觀念,不僅隨著時代而有所變遷,在不同的文化亦有不同的看法,愛情有其文化的相對性,究竟何謂愛情,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答案,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再加上工業化、都市化的結果,造成人際之間的疏離、傳播媒介的開放與性的解放,人們對於戀愛、婚姻、性的觀念也愈趨多元而複雜。

  近年來,由於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也隨之產生改變,網路社會正逐漸成形,隨著網路使用人口的增加,上網交友、談戀愛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一書中,作者嘗試點出一個明顯的事實,即個人主義或個人化的行為取向,乃是一種集體性的趨向--或是如古典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所說的「集體意識」之表現--加上資本主義社會不斷助長追求個人慾望滿足的態度,現代人往往還真是身不由己,根本無從抵擋個人化帶來的種種後果【註七】。在網路上交友、談戀愛,甚至因網路而外遇、結婚、離婚的事件時有所聞,這種現象會隨著網路的普及而日漸增加,並且由於量的改變而產生質的改變,因此,本文所揭諸的看起來或許只是個人的行為,但其乃是一種集體性的趨向。網際網路造成溝通模式及人際關係的改變,網路文化為我們帶來相當大的衝擊與影響,然而,人們對於親密關係(不管是精神還是肉體)渴求卻日亦顯見,網際網路的出現正好是一個契機,每個人皆依其社會、文化、背景、環境、個性…等等來回應這樣的改變。



【註一】 Tapscott, D.,《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陳曉開、袁世珮(合譯),1998,台北:麥格羅希爾,頁:117。
【註二】〈蕃薯藤女性網HerCaf'e-「2000網路情愛大調查」〉,(http://web.yam.com.tw/news/yam_news_2000mar01.html),參與次調查受訪者中女性6523人佔54.6﹪,男性5084人佔42.5﹪;年齡層以15-29歲為大宗,佔全體受訪者65.4﹪;單身者為59.8﹪,已婚為41﹪。2003/01/08。
【註三】摘自isurvey,報導人:yvonne,發表時間:2001年2月16日,〈三岸四地:E派新華人愛情觀 網路戀情接受度超過三成五〉,(http://www.isurvey.com.tw/servlet/isurvey.globe2_content_news?Flow_no=2813),2003/01/08。
【註四】摘自isurvey,報導人:顏幸茹,發表時間:2002年9月17日,〈美國:一成網路族群熱衷網路約會,特性為消費能力強〉,(http://www.isurvey.com.tw/servlet/isurvey.globe2_content_news?Flow_no=9627),2003/01/08。
【註五】翟本瑞,〈西方思想中的「愛」觀(初探)〉,《思想與文化的考掘》,1999,嘉義:南華大學,頁:163-180。
【註六】顏瑞芳,〈「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專訪章燦輝教授淺談愛情哲學〉,《基督教服務通訊》,2002,第228期,(http://www.hkcs.org/overview/csnews/c228/c228_11.htm),2003/03/20。
【註七】摘自顧忠華,〈愛情,引申在正常的混亂之中〉,《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文化,頁:序19。

星期二, 10月 17, 2006

何謂網路戀情?

  網路從一開始的國防用途,漸漸演變成學術、商業的應用,到後來則發展成為娛樂、社交、溝通、學習、傳播…等各種功能。由於網際網路及連線的概念,造成溝通模式與人際互動的轉變,對於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產生很大的衝擊和影響,在此的親密關係(Intimate Relationship)指的是愛情,包含精神跟肉體兩方面,亦可稱為網戀或網路戀情。

  以往的愛情多是透過面對面的接觸,到了網路時代,愛情也可以上網去尋找。除了透過網路認識而發展出來的愛情或婚姻關係,只發生在網路上的愛情、網路婚姻、網路一夜情、網路援交、網路外遇…也時有所聞。

  目前談到網路戀情,都將網際網路定位為一個交友的媒介,卻忽略了很多網路上的親密關係並不會發展到現實面對面接觸這一個步驟;然而,從交往到結束過程全部都發生在網路上的情形俯拾皆是,因此,我們不能忽略了。此外,在現實生活中,問及個人的親密關係,大多數人將其視為極私密問題而不願意回答,例如只發生在網路上的愛情、網路性關係…等較不願意透露,若利用線上溝通,則因為隔離、匿名、化名的特性,人們較容易卸下心防,願意將自己的隱私部分與人分享。張維安提到【註一】,在網路上以文字的即時互動中,文字失去了其深思熟慮的性質,轉而變成類似口語的情感反映,但卻也無面對面口語表達的面子問題,而能夠放膽表白。

  若從見面的有無,網路愛情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從網路延伸到現實的愛情及僅發生在網路上的愛情,不涉及現實生活。

  第一種類型是從網路延伸到現實的愛情,乃是以網路作為媒介,又可以分為見面確認關係型與見面發展關係型,見面發展關係型乃雙方透過網路認識,雙方見面交往後才開始戀情;見面確認關係型雙方亦透過網路認識,在還沒見面之前,已發展出相當程度的戀愛感覺,再見面後確認彼此的關係。此類的網路愛情似乎在機會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在外貌方面冒更大的風險,交友過程更多風險,其付出的時間成本更多,而網路作為媒介跟書信筆友的差別可能是在瞬間呈現與延後呈現,此外,匿名性與想像亦佔了相當大的部分。

  第二種類型是僅發生在網路上的愛情,雙方在網路上陷入熱戀,甚至稱彼此為老公、老婆,但是卻從不見面,不涉及現實生活,屬於精神上的戀愛。這種愛情大多是滿足對於愛情的期待或補償,如電影「電子情書」中對愛情的期待,找尋屬於自己心靈契合的伴侶;滿足實體世界所追尋不到的愛情,是一種補償作用,而且不需擔心現實的問題。

  因此,網路除了是愛情的媒介之外,更是發展愛情的另類空間,很多愛情的發生只是在網路上,並不涉及實際生活。甚至見面確認關係型的網戀,其前半段的愛情也是發生在網路這個虛擬空間中。

  若從愛情中包含的性與愛來分,可分為:只性不愛,如網路一夜情、網路援交、虛擬性愛;或只愛不性,如只在網路上的愛情-精神之戀。

  若從有見過面才算是愛情的話,又可分為:見面發展關係-網路愛情的媒介;見面確認關係-在見面前已有愛情的產生;見面結束關係-在見面後發覺一切只是幻想與真實世界的遠距戀人。

  此外亦包含遊戲性質的愛情,如網路婚姻 、網路外遇、 網路同居、角色扮演等。

【註一】張維安,〈文字模式線上訪談的特質及限制〉,《資訊社會研究》1:279-297,2001(7),見頁294。